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2025年10月16日 14:44 安徽中国投资配资平台官网
近日,由《中国学校卫生》执行总编辑/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马军教授牵头,总编辑/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陶芳标教授、副总编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郭欣主任医师、编委/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罗春燕主任医师和通讯编委/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董彬研究员参与修订的《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 7793—2025)》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
该标准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提出并归口,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将于2026年11月正式实施。与GB 7793—2010版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调整了标准适用范围。
增加了教室、中等职业学校、采光均匀度、书写板、颜色透射指数、可见光透射比、闪变指数、频闪效应可视度等的术语和定义;采光均匀度、冬至日满窗日照时间要求;玻璃的颜色透射指数、可见光透射比要求;设有吊扇教室的照明光源或灯具装设要求;书写板照明灯具控制装置要求;视网膜蓝光危害、波动深度、闪变指数、频闪效应可视度的要求。
展开剩余60%更改了采光系数、维持平均照度的术语和定义;采光方向、采光系数、窗地面积比、眩光、教室各表面反射比的要求;教室灯具装设要求;照明眩光要求;色温、显色指数要求;照明功率密度要求;采光、照明检测方法。
删除了窗地面积比、直接眩光、反射比、照度均匀度、维护系数、反射眩光、显色指数、统一眩光值的术语和定义;采用三基色荧光灯、节能电感或电子镇流器的要求。
该标准于1987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继2010年首次修订后的第二次重要修订。本次修订不仅是对原有技术指标的优化升级,更是应对新时代青少年视力保护与健康成长需求的战略性举措。新标准进一步科学规范教室光环境,体现了从过去“有光可用”向现在“有好光用”的质的飞跃。此次修订强化了教室光健康的底线约束,以更严格的强制性要求,为全国中小学生营造更加安全、舒适、健康的光环境提供了法规保障,是国家健全学校卫生标准体系、扎实推进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张滨研究员、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韩宏处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蔡建奇研究员、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国家电光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俞安琪高级工程师、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国家灯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韩冰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楠高级工程师共同参与了该标准的修订。
附件:
EN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协精品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投资配资平台官网
发布于:安徽省阳美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